【概要描述】{tmp:field name="description"}
路虽远,行则将至;事虽难,做则必成。
2024年12月21日,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、济宁市鸿翔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设计院”)参与设计的临沂至滕州公路(以下简称“临滕公路”)费县南互通至滕州北枢纽段顺利建成通车。
一、工程概况
临沂至滕州公路是“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”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“连六”路段,对完善省内高速路网规划、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、促进鲁南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临滕公路路线全长140.77公里,本次通车段(K67+780~K140+770)长度72.99公里。设计院参与设计通车段(K116+695~K140+770)长度23.805公里(K116+695~K140+770),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,设计速度120公里/小时,其中设特大桥1座,大桥4座,中桥9座;互通立交3处(其中枢纽互通立交1处),分离立交9处。
设计院自2020年开展临滕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,2021年进行初步设计,2022年完成施工图设计,设计阶段历时3年。2022年底临滕公路进入建设实施周期后,设计院随即紧锣密鼓的投入到后期服务中去,截止至通车,后期服务阶段已历时2年有余。
二、设计阶段
设计阶段,面对线路途经岩溶发育区、北沙河河道和堤顶路与线路交叉角度各异、滕州北枢纽既有高速通行等问题,设计院设计人员集思广益,众志成城,相继攻克以上重点难点。
面对岩溶发育区问题,采用高密度电法物探为主,补充地质钻孔为辅的方案,有效确定岩溶发育区的大小、深度及发育程度,再经过严谨计算,合理选择开挖回填、敷设地表钢筋混凝土板和泵压注浆等处理方案。
面对北沙河河道和堤顶路与线路交叉角度各异问题,合理布设跨河道和堤顶路的桥梁跨径及角度,采用预制梁体斜转正、首尾夹角相异和内外侧梁长变化等方案,从而完成对北沙河河道和堤顶路的合理跨越。
面对滕州北枢纽既有高速通行问题,采用布设5条保通匝道和单跨50m钢混组合梁的方案,既保证了临滕公路建设阶段中,京台高速与枣菏高速的安全畅通,又做到了临滕公路滕州北枢纽平稳、有力的现场建设。
三、后期服务阶段
(一)现场疑点难点
工程建设阶段,相继遇到山亭北互通深挖方路段不良地质、沿线村镇诉求新增三改等问题。
为解决山亭北互通深挖方路段不良地质问题,设计院设计人员与临滕公路各参建方联动协同,现场开挖一级,确认一级,对于现场出现的不良地质问题,及时邀请院内外专家共同分析解决,为该路段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安全保障。
为解决沿线村镇诉求新增三改等问题,设计院设计人员与临滕公路各参建方积极下沉一线现场,对沿线村镇不了解的三改绕行线路,予以合理解释,对沿线村镇生产生活切实需求的三改线路,经现场各方共同确认,予以优化设计方案,为现场建设与沿线村镇的和谐共建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。
(二)环保科研创新
为打造科技、绿色、节能、环保的工程建设和后期运营环境,设计院根据项目建设需求和现场情况,进行了钢波纹管涵建设和边坡光伏廊带建设等科研创新。
为进一步拉动钢产能内需,同时降低工程建设成本,节约工程建设周期,减少工程建设污染,设计院创积极推广应用钢波纹管涵技术,相较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涵洞,钢波纹管涵具有荷载分布更均匀、抗变形能力更强、环境污染更小等优点,同时兼顾工程造价更经济、后期维养更便捷等优点。
为降低后期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,建设低碳高速,设计院结合项目线位优势,在边坡坡面创新性布设太阳能光伏板,从而促进绿色能源的高效利用,实现项目局部区域电力自发自用,探索绿色、环保、零碳的高速运维环境。
(三)时时跟踪回访
设计院在临滕公路建设阶段,院内领导与专家多次对项目进行了设计回访,各参建方对设计院设计服务深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,积极配合项目做好服务工作,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给与了肯定,通过设计回访,为各参建单位提供了沟通机会,搭建了交流平台,为临滕公路顺利通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冬至阳来复,草木渐滋萌。伴随着顺利通车,临滕公路未来将是促进枣庄和临沂两地市间一体化发展、经济圈转型升级和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的重要交通设施引擎,从而进一步加快推动鲁南经济圈同各地市产业共融、互联互通。